document.write('
')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真正的穷困,很多时候是意识的穷困。在一些地方,因为信息匮乏,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只能使贫困户在看似勤劳的重复劳作中原地打转。
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当地政府多地“取经”,将新观念新技术送到村里,但把选择权交给贫困户,充分尊重农牧民的意愿,当地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农牧民平等协商,寻找致富方式,一起拔穷根,奔小康。
让吾道村:不种青稞种当归 收入翻了10倍
距离夏河县城45公里的唐尕昂乡让吾道村,虽然土壤肥沃,土层深厚,但寒冷的气候和2600多米的海拔只能让种植青稞成为这里几乎唯一的选择。
改变发生在2021年。
夏河县工会和当地政府请来专业人员,经过土壤气候调查,发现这里适合中藏药材育苗和种子繁殖的土地大约有2100多亩,当地政府于是组织村民到甘肃岷县等中药材种植地学习。
这一年,让吾道村党支部书记加不老和31户村民试种了30亩当归,结果很惊喜:平均亩产1500多斤,一斤4.7元,扣除覆膜等成本,一亩地收入近5000多元。
这个账,大家都会算:原来种青稞,一亩地收入顶多500元,现在种当归,收入近5000元,收入翻了10倍。于是,在村里推广种植中药材变得顺理成章。
更意外的是,让吾道村种植的当归因品质优良颇受中药材公司欢迎。
在总结去年试种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今年村里注册成立了隆瓦沟绿色原野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入股股民50名,入股金额60万元,统一在种植基地完成育苗环节,以保证药材质量。
让吾道村浪沿自然村64岁的村民闰莲在育苗基地除草
让吾道村浪沿自然村64岁的村民闰莲(音)今年也种了一亩当归,“去年试种的人都说收入很好,所以也要试一试。”
除了第一次种植当归,闰莲还来到育苗基地打工,“主要是拔草,一天100元。”这个活儿她已经干了快一个月了,如果不出意外,下个月她将拿到人生中第一笔务工的收入。
夏河县唐尕昂乡党委书记唐晓文说,今年让吾道村种植中药材334亩,带动119户农牧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9户,争取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07万元,农牧民群众入股65万元,每年给69户贫困户分红2400元,持续分红5年。
同时播种、除草、就地劳务输转,每年250人次,每人每年可得务工收入1800元,经初步测算,预计2021年中药材种植收益能达到250万元。
阿纳村:给高原牦牛找了个海外对象 结果很惊喜
在夏河县牙利吉办事处阿纳村,玛九才让做什么,大家都愿意跟着干,因为他有“致富经”:嫌牛羊价格低,他自己找门路,知道酥油有市场,直接和直销点联系……
2021年,玛九才让号召本村10户村民自发成立了阿纳扎西牦牛养殖牧民专业合作社,其中有3户贫困户,1户为低保户。经过几年发展,合作社社员经济效益、生活水准得到了明显改善。
玛九才让在示范点的牛棚中介绍情况
2021年甘肃农业大学结合定点帮扶工作,在合作社主持实施“夏河高原奶牛(犏雌牛)繁育及牦牛高效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简单来说,这个项目就是给高原牦牛找一个海外对象。当来自英吉利海峡的娟珊牛与高原牦牛相遇后,他们的后代娟犏牛不仅长得快,体格大,产奶量还是普通牦牛的三倍。
尽管如此,最初,世代养殖牦牛的村里人依然不太能接受这个项目,可玛九才让坚持认为来的是专家,得相信科学,“原来的想法不对。”
村民罗藏才让全家有9口人,由于增收渠道单一、畜群结构不合理,日子过得紧巴巴。这几年,帮扶干部先后给他送去了5头娟犏牛和6头娟犏雌牛,还在他的牧场上修建了一个标准化养殖暖棚,才使他家的贫困状况逐步得到改善。
2021年示范点建成,2021年一年,示范点育肥出栏娟犏牛30头、娟犏雌牛50头,实现利润36.9万元,户均收入3.3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如今这里已成为甘南应用娟珊牛细管冻精授配产活娟犏牛的成功范例。
本文地址:/dongtai/3854.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
上一篇:揭阳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下一篇:宝丰产业扶贫成脱贫致富“梦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