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write('
')
山涛扶贫信息网 - 中国扶贫项目重点门户网站,专注扶贫新闻资讯!

山涛扶贫信息网 - 中国扶贫项目重点门户网站,专注扶贫新闻资讯!

http://www.sh-tao.com

菜单导航

脱贫攻坚精神:创造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作者: 山涛扶贫信息网 发布时间: 2021年07月08日 09:39:42

  这是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丰碑——8年,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实现了中国人民的百年夙愿、千年梦想。

  时光为尺,标注闯关夺隘的奋斗豪情;岁月为证,彰显人民至上的赤子之心。

  8年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深入贫困家庭访贫问苦,倾听贫困群众意见建议,了解扶贫脱贫需求,极大鼓舞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数百万名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大脱贫群众激发了奋发向上的精气神,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社会各界关爱贫困群众、关心减贫事业、投身脱贫行动,弘扬和衷共济、团结互助美德,绘就了团结就是力量的时代画卷。

  伟大的脱贫攻坚实践,激荡着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指出的,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上下同心、尽锐出战

  四川大凉山,阿土列尔村人在悬崖绝壁上生活了数百年。如今,村民们陆续搬迁至位于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的新家,几千年来压在村民头上的“贫困大山”,成为历史。

  “有水赛江南,无水泪亦干”,宁夏西海固,“盲目开垦——生态破坏——干旱少雨——贫困落后”的恶性循环,让这里一度“不适宜人类生存”。如今,西海固的山绿了、水清了、天蓝了,特色产业发展起来了。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千百年来,小康一直是中国人民最朴素的愿望和憧憬。如今,中国这个有着14亿人口的大国,让困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画上句号,这是亘古未有的壮举,也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奇迹源自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源自上下同心的坚定意志——

  2021年4月21日下午,雨后初霁,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平利县女娲凤凰茶业现代示范园区考察调研。一张照片定格了“五级书记”共抓扶贫的瞬间。

  照片中,习近平总书记面带微笑,向茶农们走来。在他身后,是陕西省委书记、安康市委书记、平利县委书记、蒋家坪村党支部书记。

  “民齐者强”,“上下同欲者胜”。面对摆脱贫困这个千年梦想,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及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向贫困宣战,举国同心,合力攻坚,党政军民学劲往一处使,东西南北中拧成一股绳。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真抓实干,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全力提高脱贫质量,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公主殿下:请饶恕臣今日又不辞而别,殿下尚在襁褓,未成满月,臣本不应早早辞别……”这是年轻父亲写给女儿的“请罪书”。那年,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农业农村局的余永流辞别家中尚未满月的小女儿,下乡扶贫。2021年12月,在脱贫攻坚即将奏响凯歌之际,余永流积劳成疾,生命定格在33岁。

  争资争项200余万元,自来水管网接通入户,让贫困户用上“安全水”;先后协调多个单位,投资390余万元,新建圩镇公共停车场、整体改造圩镇农贸市场;整合资金230万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江西崇义县铅厂镇铅厂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忻的民情笔记上,清晰地记录着他为百姓办实事的每个细节。

  “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组织与群众对自己的信任。”王忻说,五级书记抓脱贫的机制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增强了各级党组织抓脱贫、促振兴的组织力。

  奇迹源自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

本文地址:/xingdong/9138.html

请遵守互联网相关规定,不要发布广告和违法内容